首页 > 最新动态 > 人物专访丨苏俊英:传承三百年匠心,创新探索新未来——上药雷允上坚持与时俱进,让经典名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最新动态
人物专访丨苏俊英:传承三百年匠心,创新探索新未来——上药雷允上坚持与时俱进,让经典名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2025-08-122

图片

人物专访



图片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雷允上”)是世界500强上海医药集团旗下的中成药核心企业,旗下汇聚中华老字号“雷氏”、上海知名品牌“杏灵”、浙江知名品牌“九旭”等,下辖四家公司:上海雷允上制药总厂、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药雷允上医药有限公司、浙江上药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构建了从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聚焦心血管、呼吸、消化、骨骼肌肉等领域,代表产品包括银杏酮酯系列、丹参片、六神丸、猴头菌片、关节镇痛巴布膏等巴布膏系列、十全大补膏等。上药雷允上以“大产品、大健康、大品牌”为战略发展定位,以“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为发展目标,立志于振兴中华老字号。

近日,《中国自我药疗产业简讯》执行主编采访了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资深副会长、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苏俊英女士。


图片
















 ?


苏俊英女士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资深副会长

1、执行主编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中成药企业,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如何借助政策红利优化产品结构与市场布局?

苏俊英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推进,一系列的政策红利为上药雷允上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升级挑战。

打造核心大产品,打造相关疾病领域可信赖的专业品牌。上药雷允上以银杏酮酯为核心产品,精准定位脑血管相关的卒中及认知障碍人群,积极推动临床研究与市场布局,启动了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开展的全国多中心脑小血管病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研究(GRACE研究)等系列循证研究地图,为产品临床价值提供坚实支撑。在产业链方面,我们与云南曲靖合作,持续推进GAP基地建设,强化全产业链管理,确保产品安全有效性,同时积极探索银杏酮酯在五官科领域、内分泌领域的延伸应用,提升市场竞争力。

深挖经典名方,构建重点疾病领域产品矩阵。针对各类高发慢性病中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结合上药雷允上拥有的较多休眠品种资源,我们通过院校科研合作、院内制剂合作等方式,挖掘高潜力品种,优化制剂工艺,开展基于临床价值的研发及复产,为各大产品矩阵赋能发力。

优化市场布局,提升市场影响力。我们在传统的华东优势市场的基础上,强化并提升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市场,以京津为代表的北方市场,以川渝为代表的中西部市场,打造了市场发展的梯队。同时,通过中医药全生态全产业链布局,聚焦“一体两翼”的产品战略:深耕专业药“新赛道”和“医药养”大健康两个创新领域。聚焦专业药品,围绕五大专业领域优化产品线,拓展市场版图。用好企业的专业优势和产品资源,一方面,开拓医院制剂经典名方产学研一体化和产业化市场,进军新赛道。公司与曙光医院等合作开发荆银合剂等院内制剂,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同时推进经典名方产业化,提供精品中药。另一方面,积极将中医药融入健康生活,突破大健康领域,构建健康服务生态。大健康领域创新成果显著,开发药妆、健康饮品、养生酒等10余款新品。与东方美谷等品牌合作,2024年新零售销售额破亿。“十全食品膏”系列更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合作产品。

除了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近年来,公司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尚未统一,海外注册难度较大,国家医保政策调整、集采、招标限价等,都对企业销售造成了冲击。同时,经典名方开发与新药研发,都对企业的战略规划、成本管理、执行落地带来体系上的挑战,尤其中药企业需面对产业链的全程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

为此,上药雷允上主动求变创新,以上海首批智能工厂之一的上药杏灵,集精益管理、智能制造打造现代中药制造高地,同时,以雷氏中药文化体验活动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让雷氏品牌深入年轻受众,焕发新生。以专业驱动医疗团队建设为业务赋能,聚焦核心品类,打造核心产品集群,推动休眠产品复产,融合多产品线,专线孵化大产品。上药雷允上积极布局线上、线下渠道,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面,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粘性。上药雷允上始终坚持品质为先的理念,重视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市场营销拓展保驾护航。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和精益智能制造,推进全渠道营销布局和终端覆盖,夯实医学循证和品牌影响力,聚集核心大产品和大健康新视角,全力打造雷氏海派中药代表品牌,为健康中国,为让国人更加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2、执行主编

当前,中医药产业正面临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作为上海医药集团的中成药核心企业,如何系统评估在制药工艺中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智能生产的融合应用?

苏俊英

上药雷允上拥有保密产品六神丸,也是上海目前唯一一个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中成药。

雷氏六神丸诞生于清同治初年,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其小巧玲珑的外形,只有芥子般大小,表面光滑圆整。作为《温病学》的代表方剂之一,六神丸以其独特的疗效,为世人所熟知。

现代制药技术突飞猛进,现代中药已基本靠机器制成。但六神丸是例外。六神丸每粒仅重3.125毫克,直径仅1.5毫米,要在如此微小的药丸中均匀包裹进处方规定的药材,并保证药效均一、稳定,现代机器也无法制出如此精密的微丸,所以六神丸一直沿袭古法手工泛丸。六神丸也是上药雷允上唯一一个保留纯手工制作的产品。

当然,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公司坚持“传承古法”的同时,也在“技术创新”上不断深耕。我们引入先进智能化生产线,成功完成了重点产品传统丸剂生产线的设备升级与研发创新。项目“优化制丸机落药斜坡的固液分离结构”和“六神丸自动化包装灌装机”先后成功实施,这些革新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还推动了公司的现代化转型与智能化生产进程。特别是在六神丸灌装和包装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完成后,我们实现了人员需求减少55%,灌装速度缩短至每支0.75秒,效率提升3.8倍,每年节约生产成本显著,同时孕育出多项创新专利,彰显了公司科技创新的实力与智慧。

3、执行主编

“健康中国2030”强调“治未病”,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的优势亟待释放。未来,上药雷允上如何通过电商平台与智能数据联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未来计划如何通过新零售模式让中医药更贴近国人日常生活?

苏俊英

雷氏300年的传承,不仅是对古方技艺的坚守,更是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的深度诠释。以经典名方为基石,我们匠心打造“药康养”融合的年轻态大健康新品,不断推动产品迭代,以更精确的功效定位,精准满足亚健康人群的多元化需求。这些新品在传承古方精粹的同时,通过剂型创新与包装革新,使传统滋补品焕发出新活力,成为年轻人的“养生新宠”,引领着健康潮流。

2024年,公司推出了全新的雷氏十全系列食品膏,包含十全元气膏、十全晚安膏和十全菊梨膏三款产品。雷氏十全系列食品膏是基于经典名方,针对现代年轻群体养生需求创新研发的系列产品,在产品最初的设计理念上就重点考虑了“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在“传承”方面,这三款产品都采用了药食同源的珍材,在中国古代养生经典名方的基础上,同时融入现代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性,古方今用,古方新用。上药雷允上秉持制药标准,精心打造每一款养生食品膏,精选千岛湖云源溪的纯净活水,精选优质原材,为健康注入天然的力量。在制作工艺上,我们恪守百年的海派膏方传统,采用古法慢火精炼,浓缩成高倍精华,加上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标准执行,每盒产品都是品质的保证,是对健康养生的至高承诺。

在“创新”方面,针对现代年轻人的高油、高糖饮食和熬夜习惯,这三款新品摒弃了传统蔗糖收膏,转而采纳了更为健康的草本“清膏”制作工艺,全面实现了色素、香精、防腐剂及增稠剂的“零添加”。在产品与包装的精心设计上,不仅实现了即冲泡即饮的灵活工艺,还融入了便捷的条状独立包装,使得携带更加轻松,完美融入快节奏生活,随时随地享受便捷的养生体验。这不仅是对传统滋补品的现代化创新,更是对年轻一代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力响应。

此外,公司旗下上药九旭,也拥有如海藻高钙凝胶糖果、即食型益生菌、蘑菇维D凝胶糖果、牛乳钙压片糖果等众多食品类产品。“童聪”品牌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儿童类健康食品品牌。2025年,上药九旭全新亮相的VC铁特膳饮、BC锌特膳饮、VD钙特膳饮(以上三款为暂定名)也即将投放市场。

4、执行主编

中医药的发展应当以循证医学为桥梁,而二次研发在其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上药雷允上如何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研技术结合,推动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与临床价值挖掘?

苏俊英

上药雷允上汇聚了包括上海雷允上、蔡同德堂、童涵春堂、胡庆余堂等“海派中药四大户”的制药工业精华,又融入了上海诸多本地中药药铺的制药技艺和产品,可以说是上海百年制药工业的代表。我们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理念,传承中医药千年智慧,借前沿技术解码古方机理、革新制剂工艺,用循证医学验证疗效价值,让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同频共振。

对于传统特色产品,如“左归丸”和“六神丸”经方,我们梳理古籍中关于经典方的记载,对其应用的病症描述与现代临床相结合;邀请临床中医、西医和临床药学专家对经典名方的新用进行论证,针对病症的应用形成专家共识;进一步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病例的征集及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对其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更系统科学的监测,形成应用建议。

目前,上药雷允上研发管理中心在泻白散、大建中汤等经典名方开发中,遵循经典名方原方原量等原则,严格溯源历史沿革,传承并量化控制传统炮制工艺,模拟古代煎煮环境优化参数,还原“一碗汤”,借助现代药物分析手段液质联用(LC-MS)、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加强质量控制。

在将古代经典名方转化成现代中药制剂中,上药杏灵作为中药智能工厂标杆企业,以数智化技术为引擎,多部门协同合作,深度赋能全流程转化链条,建立数字化大模型,将传统“一碗汤剂”的复杂工艺转化为标准化、可追溯的“一包颗粒”。

产品上市后,我们会深入挖掘循证医学所引领的临床价值。秉承“古今融合,以证为宗”的核心理念,系统地融合临床研究数据和真实世界证据,精准解析经典名方在特定疾病治疗中的药效原理与作用靶点。科学界定其优势病种、适宜人群及其疗效范畴,并以此为基准,推动适应症的循证拓展。实现从“经验用药”到“精准施治”的跨越,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临床证据基础。

5、执行主编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作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字号,上药雷允上如何通过内容共创、社交化传播等现代营销方式,让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产生共鸣?

苏俊英

上药雷允上拥有承继雷允上近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雷氏”品牌。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公司不仅注重产品研发,致力于为民众带来更多高品质的健康产品与服务,同时也着力挖掘与宣传品牌所蕴含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赋能雷氏品牌,增强百姓对民族医药的认知与认同。近年来,凭借国有企业的党建优势,公司全面优化品牌体系,积极推进老字号品牌的年轻化与创新性发展。

上药雷允上以传播中医药文化为己任,紧紧围绕“中药文化,民族品牌,非遗技艺,百年匠心”的雷氏基因,以创新形式宣传海派中医药文化。例如“雷氏百年本草文化行”项目,通过百年雷氏历史文化巡讲(品牌文化)、雷氏产品特色宣讲(产品知识)、百年非遗手工课程体验(非遗技艺)等活动,传播非遗技艺与匠心精神,加强对终端市场的雷氏品牌文化宣传;“雷氏中药文化体验——六神丸手工皂活动&非遗技艺展示”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校区、进园区、进社区,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六神丸的药用价值以及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雷氏进社区·节气话养生”活动,以宣教、义诊等方式,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拉近雷氏品牌与社区民众的距离。

作为中华老字号品牌中药企业,我们也发现现代年轻消费者对“养生”和“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因此,我们尤其注重老字号在年轻群体中的“减龄”发展,在理念上培养养生意识,在产品上提供更多选择,在宣传上触达关注焦点,在使用上偏重生活场景,让中药经典产品“年轻态”融入日常生活。

随着现代年轻消费者的认知提升,中医药在健康养生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我们致力于传播“药食同源”“防治结合、康养结合”“治未病”等中医药核心养生理念。通过社交媒体与线上线下的活动,与年轻人多渠道互动,传递健康养生理念。我们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提供个性化的养生建议,不仅拉近了与Z世代的情感距离,更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鸣,通过中医药传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在数字浪潮的推动下,中医药的优势正以创新传播手段焕发出新的活力。雷氏品牌以“内容为桥、科技为翼”,构建年轻化、场景化的健康传播网络。通过在小红书和抖音平台上发起“疼痛急救指南”话题,我们不仅邀请医生通过科普短视频传授知识,还借助KOL的测评笔记,将复方紫荆消伤巴布膏的“透皮吸收、迅速缓解疼痛”功能巧妙地嵌入到“健身损伤紧急处理”“加班族肩颈放松”等日常生活场景,累计影响超过百万名目标用户。

我们借助数字化工具的力量,运用大数据深入分析用户行为偏好,精细调整内容推送策略。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开发便捷的在线体质自测小程序,为消费者提供初步的健康评估和个性化产品推荐,使中医药服务更加精准、触手可及,为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添砖加瓦。

6、执行主编

行业协会是推动行业标准化与资源整合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副会长单位,上药雷允上如何通过协会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助力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协同发展?

苏俊英

当前,中医药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为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上药雷允上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助力推动中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希望通过协会平台,共享前沿技术、市场趋势及政策动态,与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互通与经验互鉴。

未来,上药雷允上将以“大产品、大健康、大品牌”为战略发展定位,以“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为发展目标,推动产品创新与产业升级。通过协会联动产学研多方力量,加速成果转化,共同探索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END



【声明】尊重版权,转发请注明作者、来源,并写明转载于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公众号:CNMA_ORG
【关于投稿】如果您是我们的会员单位,也希望将贵公司的文章发表到我们的公众号上,欢迎投稿至邮箱:cnma66@126.com


图片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代表中国非处方药行业,是医药工商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行业、企业与政府和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会员单位包括非处方药(OTC)及健康领域的研发、生产、经营、咨询等200多家企业;是在民政部登记的非营利性全国性社团,国家一级协会及民政部评定的三A级协会;致力于推动中国非处方药及大健康行业的发展,普及自我保健理念和知识,促进我国OTC及健康产品的科研、开发和品牌建设,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前身为中国大众药物协会,成立于1988年5月,英文名为China Nonprescription Medicines Association(缩写CNMA)。
协会现有自我药疗教育、科普、健康产品、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信息传播、药店、药品流通、国际合作、自主健康与智慧医药等分支机构。开展:自我药疗知识的科普、教育、培训和出版;促进大健康产业有序发展;参与药品分类管理、医疗体制改革等政策法规的制定;提升OTC营销水平和品牌传播;促进非处方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药店之间的合作共赢;国际交流和合作;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为消费者自主健康赋能。
1989年协会加入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World Self-Medication Industry,WSMI),WSMI于2019年更名为全球自我保健联盟(Global Self-Care Federation,GSCF),目前协会担任其执委会成员和理事单位。GSCF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官方合作机构,在WHO制定有关全球医药卫生标准和规则时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协会也是亚太自我疗药产业协会的成员。


联系电话:010-82050562,传真:010-82059450

电子邮件:csmi@selfmed.cn  网址:http://www.cnma.org.cn

协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外大街8号哈德门中心东塔701室(100062)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