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尔滨的晨光掠过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漫过索菲亚教堂的穹顶,这份明亮从不偏袒任何一片土地——它既照亮中央大街的方石,也温柔洒在香坊区幸福镇的田埂上。
在田埂尽头,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中心校的教学楼剪影静静伫立,这所始建于1964年的五年制公办小学,承载着322个家庭的期盼,其中116名学生是留守儿童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童年,同样需要被阳光公平照耀。
哈尔滨市幸福中心小学校
推开教室的门,时光仿佛在此刻慢下来:
整齐排列的课桌椅上,还留着孩子们课间嬉戏的余温;
黑板上未擦去的算术题,像是课堂上热烈讨论的缩影;
走廊里悬挂的学生画作,色彩跳跃间满是童真的想象。
这所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校舍,斑驳的墙壁不仅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更藏着留守儿童望向窗外的目光——当父母在外乡打拼时,这些旧教学用具、捏得稚嫩的橡皮泥塑,便成了他们无声的陪伴。手工课上的专注眼神,思念父母时把情感悄悄捏进泥塑里的倔强,都被这方空间默默珍藏。
学生教室一角
伤痕累累的操场
藏着未说出口的渴望
与教室的温馨不同,学校4968平方米的操场早已被岁月刻满伤痕。
阳光暴晒下,水泥地面的裂纹像干涸的河床,蜿蜒伸展;
篮球架锈迹斑斑,金属的光泽被时光磨蚀殆尽;
杂草从砖缝里顽强钻出,仿佛在诉说着被遗忘的角落。
孩子们曾在这里留下无数脚印:雨后积水的坑洼,映出过他们跳跃躲闪的身影;
风化的跑道,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运动鞋。
但即便如此,这里仍是他们最爱的天地——他们在坑洼间跳着避开水洼,在锈迹旁数过落日余晖,把对“平整”的渴望,悄悄种进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跃动里。大地不该困住脚步,就像童年不该向坎坷低头。
校园设施破损现状
从调研到签约
一份承诺的诞生
孩子们的期盼,终究被看见。在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牵线搭桥下,哈药公益的脚步踏上了这片土地。一步步丈量场地的每一寸角落,手指轻轻抚过篮球架上的锈斑,感受着岁月的重量与孩子们的期盼。在校长的办公室里,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
捐赠协议的签订是对孩子们的承诺,哈药援建希望小学计划将让这片伤痕累累的操场重焕生机。“孩子们的奔跑不该被坎坷阻挡”,道出了哈药援建希望小学的初心。
6月9日,哈药集团党委书记、哈药股份董事长胡晓萍会见团省委副书记代东力一行,并举行希望小学援建项目交流座谈会
6月16日,哈药股份副总裁、哈药基金会理事长孟晓东一行实地踏查香坊区幸福镇中心小学校
这个暑假,推土机的轰鸣声将打破操场的宁静,唤醒了沉睡的土地。按照规划,这里将迎来彻底的蜕变:
铺设塑胶跑道,让奔跑更安全;
安装篮球场悬浮地板,让跳跃更轻盈;
铺上柔软的人工草坪,让嬉戏更自在;
同时,场地基础维修、升旗台及附属设施建设也将同步推进。
“哈药公益助力幸福校园”的横幅在阳光下迎风招展,与孩子们笑脸的照片交叠,仿佛已经能听见秋天开学时,那比以往更响亮的笑声。
这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关乎每一个孩子的童年。我们的善举,修的是操场,更是通往“可能”的路——让孩子们在崭新的场地上,伸展的手臂更舒展,扬起的笑脸更灿烂,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向往有人在乎,自己的奔跑有处可去。当新操场的第一缕晨光升起,322个孩子的笑声将在这里回荡,而这份温暖的守护,也将成为哈药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持续为更多童年浇灌希望。
联系电话:010-82050562,传真:010-82059450
电子邮件:csmi@selfmed.cn 网址:http://www.cnma.org.cn
协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外大街8号哈德门中心东塔701室(100062)